如今農民朋友們使用肥料都是選擇自己覺得好的,效果明顯的,那么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微量元素肥料的開發(fā)情況。
隨著人們對農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,傳統(tǒng)的農業(yè)生產方式面臨變革挑戰(zhàn),為中微量元素開辟了廣闊市場。9月19~22日,在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委會舉辦的全國第14屆新型肥料技術研討會上專家表示,在摻混肥料(BB肥)中加入中微量元素是一種省工省時、方便高效的平衡施肥手段,將成為肥料開發(fā)和生產的重點之一。
江蘇省農科院資環(huán)中心研究員邵建華介紹,隨著合理組合了氮、磷、鉀三元素的BB肥大量使用,我國土壤里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日趨嚴重。近年來,傳統(tǒng)化肥的施用量急劇增加,隨作物帶走的中微量元素養(yǎng)分沒有得到系統(tǒng)補給,導致缺乏中微量元素的作物數(shù)量、土壤面積越來越大,大規(guī)模生產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成為世界化肥研究的重要課題。
邵建華認為,如何保持必需的元素尤其是中微量元素的活性,是肥料二次加工的難題,以BB肥作為載體和分散劑補充中微量元素,是一種補充中微量元素的便捷、有效措施。國內肥料企業(yè)把未經螯合、含有必需元素的水溶性無機鹽加入復合肥后易失去活性,將中微量元素單獨造粒后加入BB肥可防止這一問題的發(fā)生。
據(jù)介紹,我國中、低產田占總耕地面積的70%以上,不同地區(qū)的不同作物施用微肥一般可增產5%~50%;現(xiàn)有的肥料利用率為25%~35%,平衡中微肥后可提高10~20個百分點。此外,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改善作物的無機營養(yǎng)平衡,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,并增強作物抗病、抗寒、抗高溫、抗干旱的能力。
邵建華指出,我國大化肥的投入產出比僅為1∶5~10,微量元素的投入與產出比則高達1∶50~100,市場前景廣闊。目前,國內缺少微量元素鐵、銅、鉬、硼、錳、鋅的耕地分別占總面積的5%、6.9%、21.3%、46.8%、34.5%、51.5%,未來微量元素缺乏可能擴展到更廣的范圍,并將因此限制農業(yè)生產的發(fā)展。
(火爆農資招商網(wǎng):劉雪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