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大棚蔬菜肥料利用率的方法
大棚蔬菜是在特定環(huán)境中的一種高投入高產出的生產方式。施肥方法不同,不僅影響肥料的利用率,還影響著生產的經濟效益。 一、當前大棚蔬菜肥料施用中常見的誤區(qū) 1.有機肥曬干。人糞和雞糞已成為大棚生產蔬菜的主要基肥,但菜農為了施用方便經常將人糞、雞糞在田間晾曬失水成干。這種做法會造成蠅蛆繁殖,氮素揮發(fā),損失了肥料的氮素養(yǎng)分。 2.鈣鎂磷在堿性土壤上作基肥。鈣鎂磷是弱酸性肥料,不溶于水,在弱酸條件下才能逐步轉化為水溶性磷酸鹽被作物根系吸收,而在堿性土壤上施用,解決不了作物幼苗對磷的迫切需要,造成生理缺磷。 3.過磷酸鈣地表撒施作追肥。磷在土壤中移動性小,移動范圍在1~3厘米之間。所以表施很難傳送到作物根際,因而起不到補充作物體內磷元素的作用。 4.尿素撒施后立即澆水。尿素是酰氨氮肥,易溶于水,施入土壤要經過分解才能轉變?yōu)樘妓釟滗@,被作物吸收利用,表施后立即澆水,易使尿素隨水流失,降低肥效。 5.碳酸氫銨隨水撒施。此種方法往往造成進水口肥料多,作物長勢不一,難于管理,而午后棚溫升高,氨氣從土壤中逸出,熏傷作物下部葉片,造成肥害。 二、大棚蔬菜提高肥效的主要方法 1.有機肥堆漚腐熟作基肥。在向陽處按人糞4000公斤,加鈣鎂磷100公斤,碎麥秸(糠)400公斤,拌后堆成饃狀形,用破舊塑膜密蓋或用草泥抹嚴堆漚30天,即成優(yōu)質有機肥用于大棚作基肥。 2.過磷酸鈣集中施作基肥。在移栽行開8厘米深溝,撒入磷肥后覆土4~5厘米,然后在淺溝內移栽作物,縮短磷肥與作物根的距離來彌補磷素移動性小的弱點。 3.尿素早施、深施和根外施。根據作物發(fā)育階段對肥水需求,提前追施、深施,比淺施提高利用率28%。棚溫在15℃~20℃時提前7天,棚溫在20℃~25℃時提前5天,追施時開8~10厘米溝,撒施后嚴密蓋土,對株行距大的作物可采用穴深施。根據棚溫隔5~7天澆水,使其在土壤中有足夠時間充分氨化,以利作物吸收利用。在作物生育期間,可用0.3%的尿素溶液噴灑葉面,每7天1次,每畝用溶液100公斤,連續(xù)2~3次。 4.碳酸氫銨深施。碳酸氫銨是冬暖大棚蔬菜生產追肥的理想肥料,因在地溫20℃極少揮發(fā),施入土壤后就能離解成銨離子被土壤吸附,然后慢慢釋放供作物根系吸收,即使在5℃的土溫條件下,也能轉化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。追肥時在離作物根莖8~10厘米開10厘米深溝,撒肥后用土蓋嚴,可提高利用率10%~30%,比淺施增產10%,比隨水撒施增產7.8%。
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
提示:留言后企業(yè)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!
- *姓名:
- *聯系電話:
- *留言內容:
- *驗證碼:
溫馨提醒:找產品,多留言,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!為保障您的利益,建議先考察,再合作!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我們立即冊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火爆農資招商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- · 藍虎牌精品殺蟲劑
- · 蘇研印象中微量元素肥
- · 含鈦大量元素水溶肥
- · 山東鑫百護殺菌劑
- · 樸欣有機液體鉀肥
- · 普諾豐植物創(chuàng)口愈合劑
- · 諾爾生物沖施肥
- · 綠業(yè)元提質增產方案
- · 世佳植調劑
- · 奧瑞奇精品肥料